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学院要闻 >> 正文
返回顶部

以学促干写好“民生答卷” 用心用情解难题办实事​

发稿日期:2025-07-02 18:28:34  点击:

本网讯(记者 张巍 黄思翼)自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学校始终坚持以“点题问需、领题破难、破题见效”为主线,聚焦校园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师生急难愁盼问题、服务保障能力提升等重点领域,扎实开展专项整改整治和系统提升工作,切实将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服务师生的实际成效。

系统谋划强机制,筑牢民生服务根基。学校党委强化顶层设计,将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与解决师生实际问题深度融合,把“我为师生办实事”作为践行作风建设的重要抓手。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制定相关工作方案,构建“党委统筹、部门联动、责任到人”的工作机制,为民生工程提供坚实组织保障。

改造升级优环境,提升师生幸福感。学校始终坚持从师生最迫切的需求出发。夏季雨季,校园积水严重,给学生上课带来极大不便。针对这一问题,学校新建俄语楼前转盘道、澄明苑1号楼南侧道路、网球场东北侧路口3处雨排渗井,并疏通澄明苑8号楼转盘周边4处雨排渗井,彻底解决了“内涝”顽疾。同时,投入439万元推进学生“安居”工程,对地下供热、供水管网进行改造,完成澄明苑 5、8、9 号公寓楼屋顶外墙防水保温维修以及澄明苑8号楼配电系统升级改造,有效解决了校内13栋学生公寓冬季室温低、自来水水压不足、屋顶漏水墙壁返潮等问题,让学生住得舒心、用得安心。亮化美化双推进,装扮校园新形象。校园环境的改善不仅关乎美观,更能提升师生的幸福感。学校大力推进校园绿化升级改造和照明设施智能化升级改造两大工程。在绿化方面,投入9万余元种植草坪、马兰草、玉簪等1700多平方米,显著提升了校园环境品质。在照明设施改造上,科学规划、分步实施,全面优化校内用电及路灯系统。完成校园路灯维修26处,更换高效节能LED灯带70条,对35处太阳能路灯进行技术升级,大幅提升照明效能和阴雨天气续航能力。尤其在明德楼公共走廊区域,安装50盏智能人体镭射感应灯,实现 “人来即亮、人走渐暗”的智能化照明管理,既节能又贴心。

节能降耗抓实效,构建绿色新生态。学校牢固树立“算好经济账,过好紧日子就是过好日子” 的理念,扎实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发布“厉行节水节电”“杜绝餐饮浪费”“减少耗材消耗”三项倡议,党员干部以身作则,带动全校师生积极践行勤俭节约,从“拧紧一个水龙头、关闭一盏闲置灯、双面使用一张纸”等小事做起,共同绘就绿色校园新图景。在办公领域,重点推行无纸化改革,通过全面摸底、优化配置现有电脑设备,建成无纸化会议室。会议资料通过线上平台存储和传输,参会人员可实时在电脑端查阅、批注。自投入使用以来,单次会议最高减少纸张使用3000页,大幅缩短材料准备和分发时间,实现降本增效。

攻坚克难提质效,规范建设重质量。学校攻坚克难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积极对接市建筑主管部门,历时五年建设的校园游泳馆本月正式通过竣工验收并取得《不动产权证书》,现已投入使用。同时,学校与多部门全面对接,积极推进音乐厅项目验收,完成“黑河学院音乐厅防火卷帘,防火门改造”整改招标工作,音乐厅将于新学期全面开放,成为学校举办各类重要活动的核心场所。此外,中俄产教融合协同创新实训楼工程尾期工作已完成,正在推进竣工验收,交付使用后将新增教学面积21740平方米,可满足1000人实验实训需求,有效改善教学场所面积不足的问题,为区域职业教育和产教融合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从基础设施改造到校园环境优化,从节能降耗实践到重点项目建设,学校将“问题清单”逐步转化为师生可感可触的“幸福图景”,把暖心实事办到师生心坎上。这些“暖心工程”不仅改善了办学条件,更提振了全校发展的精气神。未来,全校上下将继续携手同心,为开启“十五五”美好蓝图努力奋进。

返回首页

关闭